自10月底入选四川“艺术之旅·欢乐童行精品儿童剧进校园活动”以后,四川省绵阳市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原创的儿童剧《哪吒》不仅迅速敲定了雅安、广安两市的4场演出,还不断有其他市州上门邀约。11月6日,由四川省锦城艺术宫、四川省演出展览公司、四川省剧场院线主办的四川“艺术之旅·欢乐童行精品儿童剧进校园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此后至12月底,《白雪公主》《三只小猪》《国家非遗——木偶剧集锦》《哪吒》4部儿童剧将在四川会理、资中、旺苍、绵阳等12个市(州)、县(市、区)巡演,总演出场次近70场。

这是四川省剧场院线成立一个多月来推出的首个大活动。四川为什么要成立剧场院线?剧场院线能给四川演艺市场带来哪些新变化?

2016年4月,投入1亿多元筹建的雅安文化艺术中心投入使用,其中包括雅安市唯一一个标准的中型剧场。然而,近一年来,雅安文化艺术中心承接艺术活动的情况并不理想。“引进成本太高了,虽然剧目卖座,但算上剧场花费的成本和设备折旧的费用,还是入不敷出。”据雅安文化艺术中心的运营单位雅安艺悦文化创意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赵楠介绍,截至今年9月底,该中心共承接各种活动15场,大部分是会议和政府兜底的惠民演出,只尝试过一次商演。而在绵阳市的绵州大剧院,一年的演出量也只有20余场,多数都是政府兜底的演出。

“其实,引进剧目只要有票房号召力,剧场还是可以盈利的。”据成都演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业丹透露,多年来,成都演艺集团运营的特仑苏音乐厅和SHE SAYS西婵国际剧场采取以场地入股与演出商盈亏共享的模式引进剧目,一年能演出300多场,其中10%至15%能盈利。

“四川省内不同区域演艺市场发展不均衡,二级城市近年来一直存在‘有好剧院无好剧’的尴尬局面,不仅制约了省内各剧场的发展,也影响了全省演艺产业的整体规模。”四川省锦城艺术宫总经理、四川省演出娱乐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刘传认为,各地剧场演出量上不去,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单个演艺主体有限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是阻碍各市州剧场发展的主要原因,四川亟须一个强有力的综合平台来进行有效整合。

经过多方努力和筹备,今年9月25日,四川省剧场院线宣告成立,首批便吸引了37家演艺企事业单位加入。加入剧场院线有哪些好处?

“院线成员可以共同引进优秀剧目,共同运作,不仅引进成本更低,市场风险也大大降低。”业丹认为。据记者了解,一般引进的商演剧目如果能多演5场,成本能下降10%到20%,如果能巡演70场到80场,成本甚至可以下降50%。所以,如果全省各大剧场联合起来引进剧目,高成本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其次,剧场院线有助于促进本土优秀剧目走出去。四川有大量优秀传统文化作品长年养在深山人不识,各市州还有一大批传统文化艺术家、民间艺人,都可以通过院线平台整合资源,打造四川特色的传统民族特色艺术项目,在全省乃至全国进行推广,既能讲好四川故事,又能树立起四川演艺产业的品牌形象。

此外,剧场院线还可以向各成员单位提供宣传、资源、管理、技术、人才等全方位支持,逐步解决二级城市无好戏、文艺院团愁销路、演艺人才供需失衡等问题。

近年来,国内成立的剧场院线并不少见,如何才能长久有效地运行下去?在业丹看来,剧场院线能否长久有效运行的关键在于院线内部是否有一个完善的、灵活的运行机制,“院线应该搭建公司化平台,政府主导、市场化运营,让成员之间资源互补,抱团取暖。”

达州大巴山文化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周德军对院线未来建设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争取更多的政府支持,增加惠民演出,帮助各市州培育文化消费市场;二是建立剧目制作、生产、营销的机构;三是保持院线活力,建立院线网络。

刘传告诉记者,下一步,四川省剧场院线将着手制定院线五年发展规划,引入风险投资,着手打造统一的宣传营销平台,并制定统一采购、审计项目的标准;建立大数据平台,建立统一的票务网络,和各成员单位之间真正实现资源共享。未来,院线还将联合起全省各级专业剧场、艺术院团、演艺企业等,实现全省演艺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优化配置,采取“演艺+”的多元发展方式,为市民提供涵盖演艺展览、文化创意、影视娱乐、艺术培训的全领域全方位文化服务。